Episode 92
92.洪爱珠:一个严重恋旧者写下《老派少女购物路线》
July 27th, 2025
1 hr 3 mins 27 secs
Your Hosts
Tags
About this Episode
和作家洪爱珠录这期播客的时候,我还不知道仅仅相隔两周之后,我们就会在曼谷唐人街头碰面,聚餐。
聚餐的地方是她选的,老牌潮州菜廖两成,创立于1893年。爱珠和这家店渊源深厚,曾经为他们写过报道。这次她还将报道文章直接打印成画板,带来送给老板。老板和我聊了几句潮州话之后,就接不下去了。毕竟"唐山"(潮州)对他们来说已经太过久远,但是他的孙女却会讲普通话。
菜也很神奇,有潮州古法的咸梅蒸鲳鱼,上面铺上剪成细条的白猪肉。也有我从未尝试过的鸭舌炒芥蓝梗。蚝烙煎得有点不成型,爱珠也一边感慨这家店的没落,一边还要和先生一起看着两岁的女儿不到处乱走。为人父母的都懂。
所以想来也神奇,我和她之前通过网络连线的对话,确实是从潮州菜、泰国说起的。后面也自然地说到了家人、育儿。她大卖的作品《老派少女购物路线》,如果说只是一本美食书,"我还有点不服气呢!",她说。这本书放进了很多的人情、况味。
设计师出身,因母亲病重而重新握笔,在《老派少女购物路线》中,爱珠书写与母亲共处的日常饮食、与外婆穿梭市场的身影、与台北城市变迁交织的记忆,也回望自己在英国的留学时光。我们从关于潮汕菜的共同记忆开始,聊了聊台湾的城市更新与饮食写作,以及食物如何成为生命中不同关系的纽带。
【时间轴】
01:28 洪爱珠和李梓新关于潮州菜的记忆
04:58 台湾新北市的市场变化:老区现在反而被年轻人重新翻新
09:06 洪爱珠:我是严重的恋旧者,影响到我的文风
12:14 散文在台湾与大陆有着不同的处境
18:42 《老派少女购物路线》在大陆的反响:情感跨越地域,读者的共鸣不在饮食,而在人
23:23 饮食写作的在地性:写被城市叙事遗漏的部分
32:12 洪爱珠和李梓新在伦敦饮食体验
40:47 母亲是洪爱珠写作的起点:如果一个人即将“不在场”,影像终究局限
43:44 台北文学奖给了洪爱珠创作的信心,也是发表起点
44:01 从设计师到作家的身份转变
46:47 写作与为人母之间的交叠:最遗憾是无法与母亲讨论当母亲的经验
49:50 洪爱珠的非典型东亚母亲:她极力挣脱上一代的重男轻女枷锁
54:29 育儿如何影响写作:第一年只写了不到1万字,大脑像碎玻璃一样闪
01:01:27 下一本书的计划:台北职人与老行业
【主播】
李梓新,写作平台"三明治"创始人,中英文非虚构写作者。
【嘉宾】
洪爱珠,台湾作家,著有《老派少女购物路线》
【配乐】
片头曲:李其乐
片尾曲:Future Design - penguinmusic
【后期】Leah
感谢大家的收听,您也可以在公众号“ThinkAge新气集”找到关于「新气集ThinkAge」的推送